关注z6尊龙旗舰厅
z6尊龙旗舰厅 > 文旅

研究二十四节气有何现实意义?-z6尊龙旗舰厅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10日15:07 来源:

二十四节气天地人和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是中国先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根据天地运行以及气候变化规律创造的时间制度。它不仅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生态思想的体现,也浓缩着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循环发展的生态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先民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人生的基本遵循,彰显了中国人认知宇宙和自然的独特性,对于当今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为人们提供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参照

千百年来,在中国这块特定的地理和文化“土壤”里,二十四节气指导人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仅养育了中华儿女,而且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

二十四节气是人们认识自然、顺应自然的重要参照。24个节气名称中,有表征季节变化的“四立”,表明太阳运行极点和中点的“二至二分”,表现温度变化曲线的“三暑、二寒”,表示自然物候现象和作物成熟程度的“蛰、清、满、芒”,表达降雨、降雪时间、强度的“二雨、二雪”和表现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二露、一霜”。此外,还进一步细分出七十二候,包括40个反映动物迁徙、鸣叫等的候应,13个反映植物生发、开花等的候应,6个反映水、冰、雨、露、泉的候应,13个反映天、地、气、风、雷、电、虹的候应。这些从对大自然的观察中找到的变化规律,是中国先民认识自然的基本依据,也是人们顺应自然的重要指针。

战国《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农业是利用生物的生命活动进行生产的社会产业,其基本逻辑是生命逻辑,也是生态逻辑。由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与光、温、气、热、水等因素密不可分,农业生产活动必须符合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时令、气候特点,这就要求人们准确观察天时,把握农时。谚语云:“种田无定例,全靠看节气。”24个节气名称表征了各个时段时令、气候、物候的显著特征,通过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框架,中国先民十分便捷地把握农时,使得农作物“得时之和,适地之宜”,因地制宜生产出符合本地特点、具有地域特色、发挥本土优势的产品,获得良好收成。

中国先民将天象、物候、人事统一组织到一个井然严密的时间秩序之中,根据节气的特性安排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节庆活动,保持着人时与天时的诸多统一,体现出人时以天时为基、向天时靠拢的特点,反映了日常生产生活遵循自然规律的特质。这种把自然时间作为生活时间的基础,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

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同源同体。这一思想观念被称为“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以“天人合一”为理论渊源和逻辑起点,“三才论”等农业生态思想应运而生,“三才”是指即天、地、人三要素。二十四节气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指引着人们遵循天、地、人、物和谐共生之道。

②艺术创意和国际化表达的成果愈加丰硕

二十四节气的成功申遗,唤醒了中华民族深处的文化记忆,激发了节气文化传承传播和创造转化的活力,艺术创意和国际化表达的成果愈发丰硕。二十四节气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文化焦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国际的典型代表。

天行有常,四时佳兴。每一个季节都会如约而至,每一个节气也会按时到来,依然会让人们满怀期待。节气的轮替不仅会带来明显的气候变化、大地景物的变迁和天空星斗的转动,而且每一节气都有其风俗习惯、节令美食和养生之道。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内容非常丰富,参与群体广泛。丰富多彩的节气民俗文化活动,传递着乡土文化的深厚底蕴,满足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和生活品质的需求,引领民众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价值的认识升华,激活人们对本土生活的创造力,增强社区民众之间的情感纽带。

近年来,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艺术创意十分活跃,从一年一度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产品设计大赛参与情况看,2020年举办的首届大赛共有4363件(套)作品参赛,第二届大赛的参赛作品翻番,达到近9000件(套),内容涵盖视觉传达、创意影像、文创实物、数字技术四大类别。

不仅如此,节气文化影视文化作品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这些影视作品以雅俗共赏的形式深挖节气文化内涵,为观众奉上了一道又一道喜闻乐见、趣味横生的文化大餐,让现代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古老的节气文化之美。

最震撼心灵、感动国人的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别出心裁地采用二十四节气进行倒计时,这一视频短片从每个节气遴选一种代表性意象,在故宫、长城、天坛、中国壮美山水和人文景观映衬下,配以或唯美、或动感的冬奥和冰雪画面,按节气顺序依次亮相,引用一句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释意,将中国传统和现代美学完美结合,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③源于中国、走向世界的文化财富

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流布全国。秦汉时期,在旱地精耕细作形成之时,中国先民根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创立了二十四节气,并于公元前104年纳入太初历,在全国颁行,因为疏密得当,符合大自然变化的节律,成为古代中国用来指导生产与生活的普遍历法,并不断地深入到中华民族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各地又根据本土具体的气象、气候等特点创作数不胜数的节气谚语,用于指导生产生活,使其在当地“落地生根”。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传承久远、播布广泛,还影响到日本、朝鲜、韩国、越南、马来西亚等许多国家,在东亚、东南亚民众的生产和生活中留下了深刻的节气文化印记。早在公元552年,二十四节气就随中国历法传入日本;而朝鲜三国时代,百济国已使用包含二十四节气的中国《元嘉历》;越南则于1324年引进中国的《授时历》。这些国家在中国历法的基础上保留了大部分节气,并调整部分节气的时间或名称,创立了适合本土特点的历法,有的还增设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节令习俗,比如日本的杂节。经过本土化的二十四节气体系,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影响着东亚、东南亚国家的农业、历法、节庆、社交、语言、文艺以及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在今天依然焕发着生机。

二十四节气是具有科学品质的文化智慧,所表征光照、气温、物候等变化的时序规律,对黄河、长江流域乃至北半球都普遍适用,甚至南半球也可以借鉴其定义和内涵,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全人类都通过观察太阳运行、月亮的阴晴圆缺、星体运动轨迹,创立自己的时间制度。“二至二分”是各国四季划分的依据,欧亚许多民族也存在着“二至”“二分”的节气文化传统。尽管许多民族都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轨迹确定时节,但是只有中国先民创立的这套时间知识体系不仅历史久远、绵延不绝,结构完整、内涵深厚,而且史料丰富、影响广泛,对世界各民族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命题。二十四节气指示着人类应与自然、天道相合的道理,体现出的尊重自然、顺应规律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揭示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密码,能够为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遵循,是人类共享的文化财富。

(作者为中国农业博物馆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唐志强)

【责任编辑:袁君子】

z6尊龙旗舰厅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z6尊龙旗舰厅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