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讲读一本好书,分享一段感悟。荆楚网每周六晚推出“东湖夜读·为你讲书”栏目,邀请讲书人分享阅读心得,将书中的精彩娓娓道来,将那些与好书邂逅的故事,与您分享。
内容简介
《皮囊》是当代作家蔡崇达创作的长篇散文集,收录了蔡崇达的14篇散文作品,记录了他与故乡、家人、好友的故事,有读者评价“每一篇都是一颗催泪弹”。
人啊,年轻时想逃离故土,到更大的世界看一看;走了一圈,最牵挂的还是故乡。
吾心安处,便是吾乡。
1
蔡崇达的小说《皮囊》中有一个故事——《母亲的房子》,大部分是真实发生在小镇里的童年记忆。
老家的一间房子,贯穿了作者母亲的大半生。
那年母亲二十四岁,父亲二十七岁。两个人在媒人的介绍下,各自害羞地瞄了一眼,彼此下半辈子的事情就这么定了。
当时父亲没有钱,第一次约会只是拉着母亲来到这块地,说,我会把这块地买下来,然后盖座大房子。
母亲相信了。
结婚三年后,父亲终于把地买下。当时到处找人举债,建起了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
图源网络
第二年,父亲有了儿子,也就是作者蔡崇达。因为前面还有个女儿,在当时是超生,为此,父亲丢掉了公职,母亲不吭声,一个人到处找活干。
为了挣钱,父亲去宁波当了三年海员,回来建成了一座完整的石板房。
父亲把自己和母亲的名字,编成对联刻在了石门上,雕花刻鸟。
2
后来父亲拿着在宁波攒的钱,回到家乡做小生意,屡屡失败后,突然中风了。
当年的石板房子只剩下一半,留着父亲中风的印记。蔡崇达读书需要花钱,姐姐也到了出嫁的年龄。但是攒够了10万块钱的母亲,决心建房子。
“你父亲生病前就想要建房子,所以我要建房子。”这是她的理由。
为了省钱,母亲边管加油站,边做小工,累出急性盲肠炎。
房子建了将近半年,只够原计划四层楼的一半。
蔡崇达旧宅
剩下没建成的一半,还是母亲的执念,“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
第二年,父亲突然去世了。再过了两年,母亲在镇政府的公示栏上看到了拆迁图纸,这座房子要被拆掉了。
“我们还是把房子建完整好不好?”
她尝试解释:“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一定要建好。我只知道,如果这房子没建起来,我一辈子都不会开心。”
此时,蔡崇达已经在北京工作,要建老家的房子,需要动用他准备在北京买房子的钱。
他理解,建房子,是母亲想让这个家庭看上去是健全和完整的。
这是一个看上去荒诞的决定——建一座马上要被拆除的房子。
故事的结尾,春节上班第一天,作者在北京和同事一起吃饭。
“嘈杂的餐厅,每个人说着春节回家的种种故事:排队两天买到的票、回去后的陌生和不习惯、与父母说不上话的失落和隔阂……”
而他,独自庆幸地想着母亲以及正在修建的那座房子。
“我知道,即使那房子终究被拆了,即使我有一段时间里买不起北京的房子,但我知道,我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回。”
3
“母亲的房子”盖好了,但是故事没有结束。
在《皮囊》出版时,蔡崇达曾发愿:“这本书销量每上一个百万册,就要为家乡做点什么。”
于是在《皮囊》销量破100万册的时候,他在老家东石的母校设立了奖学金;
200万册的时候,他在泉州师院用母亲的名字设立了“长丽文学奖”;
300万册的时候,他决定把小镇的家改建成一座图书馆。
如今,母亲已经搬离了小镇,但是在改建图书馆的时候,设计师保留了父亲留在门口的那副对联。
父亲留下的对联
前半生,我们步履不停,走了很多路;后半生,历尽千帆,只求有乡可依,有家可回。
《皮囊》就是一部关于原乡的书,它们发生在福建的一个沿海小镇,有通透的阿太、中风的父亲,坚韧的母亲。
4
白岩松曾在《朗读者》中讲到自己位于草原的故乡。
年少不懂故乡意,他回忆说,“走的时候是欢蹦乱跳的,因为那时你的眼睛当中只有前方,你的未来,你充满着好奇,恨不得连拜拜都懒得说。”
随着年岁渐长,离家渐久,当初的懵懂少年成为离家远行的游子,就在某个瞬间,白岩松突然明白,故乡是什么,“故乡就是你年少的时候天天想离开,但是岁数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故乡是起点,也是终点。
愿每个人的下半生,有家可回,有人可等,三餐有味,四季有景。
主播|贾李元
作者:甘蓝蓝,写好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日子。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29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监制:吴康安
主编:王会
编辑:张依
z6尊龙旗舰厅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 - - -
- -
z6尊龙旗舰厅的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